隨著燃煤鍋爐等供暖方式的叫停禁用,各地急需一種新的方式來接替它的工作。地源熱泵就成為了最常見的替代品,如今它在上海地區的使用已日漸增多,為千家萬戶帶去的溫暖。
專家們指出,采暖、空調、生活用熱是一般民用建築物用能的主要部分,隨著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越來越大。據製冷快報記者了解,在發達城市,夏季空調、冬季采暖與供熱所消耗的能量已占建築物總能耗的40%~50%。目前,冬季采暖大量使用燃煤鍋爐、燃油鍋爐,給城市大氣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汙染。
關於地源熱泵,它是這樣的采暖設備,用一段話來形容就是使用電力,不存在燃燒過程,不會環境產生影響,無需使用冷卻塔,不會產生熱島效應,無噪音,不會對地下水造成影響,是十分穩定的供暖產品。
如今,上海地區眾多的建築都開始使用地源熱泵,而且效果顯著,以一學校為例,該學校原來使用的是燃煤鍋爐,後來安裝了地源熱泵後停止工作。不用煤,不用氣,地源熱泵就可以將地下土壤中的熱量提取轉移到建築內,實現熱量的供應,簡單來講,地源熱泵就是一個熱量的搬運工。
“地源熱泵”技術興起於歐美,流入國內還是近兩年的事情,長江以北武漢、蘇淮一帶已使用比較多。麻豆AV免费看网站無需鍋爐房、不用冷卻塔,不燃煤、不燃氣、不燃油,與常規空調和采暖係統相比節能在50%左右。
實際上,除了地下水外,地熱尾水、工業廢水、地下汙水、湖水、海水等等都可以成為地源熱泵的水源。水源水經過熱泵機組後,隻交換了熱量,水質幾乎沒有發生變化,經過回灌至地層或者重新排入地表水體後,不會造成對於原有水源的汙染。因此,業內人士呼籲杭州市借鑒北京的做法:積極引導優先發展再生水源熱泵(含汙水、工業廢水等)、積極發展地源熱泵(土壤源),適度發展地下(表)水源熱泵(含地下水、河流、湖泊、地熱等),鼓勵熱泵係統的建設和運營。目前國內的很多專家都非常看好地源熱泵技術對於改善能源利用結構的作用。
期初,燃煤鍋爐供暖時5台平均每天就要消耗25噸還要多的煤炭,這個的供暖季下來就需要使用三千噸煤,如果將這部分煤換算下來的話就相當於500萬瓦時的電量,而使用地源熱泵一冬天的實際用電量僅為200多萬千瓦時,節省了300萬瓦時的電量,同時還又避免了三千多噸二氧化碳的和一百多噸二氧化硫的排放,效果尤為顯著。
地源熱泵的安裝應用能夠有力的解決燃煤,燃氣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在降低碳排放,緩解煤炭能源緊張方麵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是非常值得選擇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