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利用熱泵水泵前的混合水溫傳感器來控製電動調節閥的開度可以嗎?現在有一個項目要改造,原來是用的鍋爐,末端是散熱器,現在要用熱泵供暖。問題是熱泵廠家一般的標準熱水溫差都是5度,可是散熱器一般推薦的溫差是25度。如果選用大溫差的機組的話主機的價格要貴,而且也沒有25度溫差的,現在做了一個方案想和大家探討下,希望利用水泵前的混合水溫傳感器來控製電動調節閥的開度,主要是擔心這個旁通的電動調節閥是否能滿足調節的任務,經驗不足,望各位多多指導。
答:不推薦采用,暖氣片在冬季溫度特冷時候在70度以上效果才會好。麻豆AV免费看网站的出水溫度低,溫差小,末端設備最好采用地暖、風機盤管。如使用散熱器,不必設置混水裝置,按照實際的運行水溫和溫差計算散熱器的用量即可,散熱器一定要選擇輻射散熱為主的柱形散熱器,不能選擇對流散熱器。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係統溫差不合適,水量增加5倍,如係統管徑不調整,管網阻力成平方倍增加,不利環路或整個環路平衡將出現問題;如果按末端匹配水泵,機組換熱也將受大打折扣。
2. 供水溫度降低,暖氣片放熱係數將大幅下降,例如傳統四柱813暖氣片k=2.047*(供回水平均溫度-室溫)^0.35,如果按50/45°C設計,傳熱係數將下降24%,而平均溫差由64.5°C減為27.5°C,散熱量減少近70%,用戶暖氣片需增加2倍,涉及裝修就更麻煩;
3. 傳統暖氣連接多為垂直串聯,改造時需改為分層供暖,並聯連接。
所以,如非改不可,建議末端為地暖或風機盤管。
網友推薦:
不建議用熱泵作為散熱器的熱源,熱泵製熱最高出水溫度45度,用熱泵建議使用風機盤管末端較為更好。溫差的問題可以用多台小熱泵串聯使用。比如100kW的話,可以選5台20kW的熱泵,然後采暖回水依次通過5台熱泵,每台5度溫升,比如30-35-40-45-50-55,這樣就可以實現25度溫升了,前麵的熱泵效率高、後麵的效率低。要看是空氣源還是水源的熱泵了,空氣源製取55度可能效率就比較低了。
這種方法雖然可以滿足大溫差,但是暖氣片要求的水溫比風盤要高,所以熱泵+暖氣片的供熱效果會差一些,可以適當增加流量。
1.效率低 冬季熱泵效率低,在空調中冬季還是用電加熱等手段進行補償
2.溫度低 散熱片一般要求進水溫度75°(蒸汽散熱器110°),熱泵難以達到
3.溫差小 熱泵熱水器提供的溫差一般為5°,而散熱器需要的溫差是25°,為了達到要求勢必增加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