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恒係統的終極目標是創造無感的舒適與健康的微環境。但當係統出現偏差時,這種“不適感”會變得尤為明顯。以下是影響舒適與健康的四大核心維度常見問題及對策。
問題一:溫度不均,忽冷忽熱
現象:不同房間溫差大,同一房間內體感冷熱不均,甚至有冷風吹拂感(吹風感)。
原因與解決:
水力失衡:輻射水管路或新風風路各支路流量分配不均。
解決: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係統水力調試,通過調節各回路上的平衡閥,確保流量與設計值一致。
控製策略問題:溫控器位置不當(如被陽光直射或位於角落)、數量不足,無法真實反映房間平均溫度。
解決:增加或調整溫控器安裝位置,選擇能代表房間主體區域的位置。升級智能控製算法,采用多傳感器均值控製。
建築缺陷:某個外窗保溫性能極差,形成“冷橋”或“熱橋”,導致其附近區域溫度異常。
解決:優先處理建築本身的保溫短板,如更換高性能窗戶、增加保溫層。
問題二:潮濕悶熱或幹燥不適
現象:夏季感覺潮濕粘膩,冬季感覺口幹舌燥。
原因與解決:
除濕能力不足:這是夏季最常見的問題。新風機組的除濕模塊(通常為冷凝除濕)選型偏小,或室外高溫高濕天氣下效率下降,無法處理掉室內人員和水汽產生的全部濕負荷。
解決:檢查新風機組除濕工況運行是否正常。必要時可考慮增配獨立轉輪除濕機作為輔助,專門應對極端濕天氣。
加濕能力不足:冬季新風在引入時經過加熱,相對濕度會變得極低,如果加濕器容量不夠或水質過硬導致結垢,就無法有效加濕。
解決:選用更大容量的加濕器(如電極式、電熱式),並定期根據水質進行清洗和維護。
問題三:感覺“悶”,空氣不清新
現象:頭暈、注意力不集中,感覺室內空氣“不流動”、“有味道”。
原因與解決:
新風量不足:設計新風量未滿足需求,或風機因過濾器堵塞等原因導致實際風量下降。
解決:檢查並更換堵塞的過濾器。校核新風主機風量設定值是否符合設計標準。
CO?傳感器故障或未啟用:很多係統的新風運行模式設置為固定風量,而非根據CO?濃度自動調節(變風量)。傳感器失靈也會導致無法啟動大風量運行。
解決:啟用“自動”或“需求控製通風(DCV)”模式,讓新風量與室內人員數量動態匹配。定期校準或更換傳感器。
問題四:異味與過敏
現象:室內存在異味,或家人過敏症狀頻發。
原因與解決:
過濾器效率不足或更換不及時:無法有效過濾PM2.5、花粉等過敏原。
解決:升級為H13級HEPA高效過濾器,並嚴格執行定期更換製度(通常3-6個月)。
管道汙染:風道內壁積灰,在潮濕環境下滋生黴菌,產生異味並傳播病菌。
解決:安裝初效過濾器保護風道。選擇內壁光滑的食品級不鏽鋼或優質複合風管,並從設計上避免風管內部產生凝露。
結論:
五恒係統的舒適與健康是“設計”和“維護”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旦出現不適,應係統地從溫、濕、氧、潔四個維度逐一排查,並從設備、控製、建築三個層麵尋找根源,方能精準解決,重獲理想家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