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地源熱泵是如何製冷的?
答:地源熱泵機組內的壓縮機對冷媒做功,使其進行汽-液轉化的循環。通過冷媒/空氣熱交換器內冷媒的蒸發將室內空氣循環所攜帶的熱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環的同時再通過冷媒/水熱交換器內冷媒的冷凝,由水路循環將冷媒所攜帶的熱量吸收,最終由水路循環轉移至地下水或土壤裏。在室內熱量不斷轉移至地下的過程中,通過冷媒-空氣熱交換器,以13℃以下的冷風的形式為房供冷。
地源熱泵如何製冷,具體解決方案如下:
解決方案1:
出口能達到18°就不錯了。
解決方案2:
現在大多地源熱泵夏季冷水供水溫度為7度。
也有輻射末端要求供水溫度為16度的
供水溫度越低,能耗越大,每降低一度,能耗多3%
地源熱泵製冷的過程中需要用到製冷劑。製冷劑是一種通過在製冷係統中不斷循環,通過製冷劑本身的狀態變化而吸收被冷卻的介質的熱量,可能是水或者是空氣,通過冷凝器的過程,經吸收的熱量傳遞給周圍的空氣或者水然後進行冷凝。冷凝劑具有很好的物理特性,較高的傳熱係數,並且能保證在最高的工作溫度下不分解。
地源熱泵製冷劑—製冷劑的特性與地源熱泵的工作原理
首先製冷劑之所以能夠製冷是因為製冷劑能夠完成熱力循環,低溫時候能夠吸收被冷卻物質的熱量,然後在比較高的溫度下將熱量轉移到冷卻水或者是空氣中,而地源熱泵製冷原理正是運用製冷劑製冷的這一特性,傳統的空調製冷一般會將室內空氣的熱量轉移到室外來,無疑加重了溫室效應,而地源熱泵則是利用了土壤具有很好的吸熱能力,地源熱泵中的製冷劑將吸收的室內空氣的熱量吸收轉移到地下水或者是地下的土壤中去,這樣就避免了將熱量直接流失到大氣中去,很好的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
傳統的空調在製冷方麵也需要使用製冷劑,但是將熱量直接排放到了室外,而地源熱泵在製冷的時候將熱量排放到了土壤之中,土壤具有很好的吸熱能力,夏季存儲下來的熱量就可以在冬天通過地源熱泵釋放出來,達到二次利用的效果,正是這樣的工作原理使得地源熱泵在製冷製熱方麵有很好的優勢,節能減排,符合大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