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能不能介紹下地源熱泵,打井的間距和深度怎麽算?做地源熱泵,要考慮到打井。打井分為單U管和雙U管。換熱量的計算方法,根據你的負荷,包括你的配比去選。打井,單U管用32管,在落井時,換熱用45瓦/米計算;雙U管,基本都是用25管,他的換熱用60瓦/米計算,全國各地地質不一樣,不要取太大值。井的間距,大於等於4米,不能小於4米,井深的條件,不管在哪裏,不能低於45米,合理的在80米上下。每個地方打井的成本不一樣,長江流域堆積平原土質好的,打井的成本低,建議用單U,直徑135,如果在南方,像岩石類地貌,就用雙U的,直徑160。
最好是通過打實驗井做熱響應實驗,通過專業的軟件計算後得出更準確的數據。
1.根據所打試驗井所做的水文地質勘察報告和水資源論證報告中的內容,出水量(與含水層厚度有關,井口大小也稍有影響),回灌能力等;
2.根據所要采暖或製冷的麵積,計算冷熱負荷,確定水源熱泵機組型號及數量和需水量;
3.考慮井位所在地理位置,以及氣候影響。(比如附近有河壩,雨季長短都有影響)先根據負荷算排熱量,吸熱量。在做熱響應測試,如無條件做測試,可以按照經驗估算~埋管分單U、雙U、套管等形式,一般都是定製產品,工地上現做的不多,也不經濟,所以沒有井底連接的問題。
4、要是做地源熱泵的話得坐地質勘探,了解地下土壤溫度,一般做地源熱泵的成本造價要比水源熱泵成本高很多,用水源熱泵的話得看你那工程地下水每口井出水能達到多少噸每小時,但是用水源熱泵的話得考慮回灌問題,水源熱泵回灌問題是水源熱泵良好運行的前提,用備用井的話 是考慮回灌的問題; 假如每口井出水200噸每小時 但是回灌壓力大不能能200噸水都能回灌回去一般都得分2 口井或者3口井分流回灌水源熱泵的運行取水的同時,也同時回灌; 地源熱泵閉式係統不會影響水,水就在地埋管裏流通,不到外麵的;土層的話就目前好像沒有說有什麽大的影響;弊端有啊,造價昂貴,其它考慮:如果綠化麵積或停車場麵積比較大,可以考慮地源,因為地源需要較大的麵積做地埋管。反之,考慮水源熱泵。
還有就是地源打井部分的費用要大大高於水源,而且有的地質條件不太適合做地源熱泵,打井難度太大。
在下管前要在換熱管上安裝專用的支架,支架間距為3~4米,使HDPE管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且盡可能緊靠換熱孔的孔壁,加強換熱管與地層的換熱效果,減小HDPE管之間的換熱幹擾。供水井要大於井的供水半徑,這個你可以問問打井隊 供回水之間一般大於30米,也不是越遠越好,那要埋多少管,增加多少投資呀!
分別采用EED2.0和EHPD1.0軟件對天津某地源熱泵項目不同井間距條件下地埋管換熱器進出水平均溫度進行了計算分析。得出該項目地埋管換熱器係統可以按照240口井6行40列排列設計,井間距不應小於6m,有條件的場所,可將間距擴大至7m,以優化地埋管換熱器係統的工作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