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地源熱泵報價大概是多少錢?
答:麻豆AV免费看网站中的設備和材料品牌,會對係統造價產生比較大的影響。一般進口品牌地源熱泵的價格比國產品牌高,而同是進口或國產品牌,價格也會各不相同。
建築麵積及打井地質情況:麵積是影響地源熱泵價格最主要的因素,建築物的麵積越大,所需要的空調采暖麵積需求也就越大,地源熱泵整體配置就更高。一般來講,麵積越大,地源熱泵價格也就越高。此外,地源熱泵打井的地質狀況也會影響整個係統的造價,地質越堅硬,打井的難度越大,係統造價也會越高。
施工、售後服務:施工及售後服務的優良也會對地源熱泵價格造成影響,不少公司利用低報價吸引客戶,但是安裝資質差、售後不到位,甚至是沒有售後給消費者後期地源熱泵的使用造成很大影響,有些還直接影響到地源熱泵效果的發揮。
一般而言,係統的價格包含產品費用、材料費用、打井費用、人工費用及運費。
如果您的別墅想安裝地源熱泵,建議您多谘詢幾家公司,看看安裝實例,最好是現場感受下使用效果。
地源熱泵供暖經濟性可以和傳統燃煤、燃油和天然氣鍋爐進行比較,地源熱泵空調經濟性可以和單冷空調進行比較,及其供暖空調綜合經濟性的比較。評價的主要指標有:初投資、成本,及現金流量表相關經濟參數的評價。
經濟參數
初投資:指供暖空調係統各部分投資之和,包括有:土建費、設備購置費、安裝費及其它費用(包括設計費、監理費和不可預見費)。
年總成本:指係統各部分的運行費,如水費、電費、燃料費;排汙費;管理人員工資、管理費;設備折舊費和設備維修、大修費等。
年經營成本:指年總成本中扣除設備折舊費。
單位麵積經營成本:用年經營成本除以供暖或空調麵積來計算。
單位熱(冷)量經營成本:用年經營成本除以供暖累積熱負荷或空調累積冷負荷來計算。
現金流量表:采用現金流量表方法計算投資項目的有關經濟性指標,如財務內部收益率,財務淨現值(NPV)及投資回收期(Pt)。
對一投資項目,如財務內部收益率大於基準收益率,財務淨現值NPV>0,表明項目盈利能力滿足了行業最低要求,項目在財務上是可以接受的;如NPV<0,則表示未能達到預定的收益,表示可以不考慮此項目。
投資回收期評價方法:如項目的全部投資回收期小於行業基準投資回收期,表明項目投資能按時收回,投資回收期越小,表明經濟性越優。
計算條件
選取天津地區住宅樓為計算對象,供暖熱指標取50w/m2,空調冷指標取80w/m2。
地源熱泵冬季供暖製熱係數4.00,夏季空調製冷係數4.50,單冷空調製冷係數取3.20。
經濟參數有:地下水資源費(0.04元/噸),電價(0.5元/度),各種燃料的熱值及價格(見右表),軟化水費,排汙費,工人工資,利率,設備使用年限等。
供暖空調收費標準,國內北方地區有供暖收費標準,如天津地區為18.5元/m2,但空調沒有收費標準。將來供暖空調要改為“計量收費”,以熱(冷)量為收費單位,如南方某地出台以0.28元/kw.h冷量為收費標準。
分析比較
初投資比較,初投資中包括了從冷熱源到管網到室內終端的所有投資項。見圖1,熱泵的初投資高於鍋爐,但從總初投資看,由於地源熱泵可供暖供冷,一機兩用,一次投資全年使用,節省了冬季供暖的投資,因此地源熱泵的初投資要低於鍋爐加空調係統的總投資。
供暖成本比較,煤鍋爐供暖成本最低,其次是地源熱泵、天然氣鍋爐,油鍋爐最高。以地源熱泵為基準比較各方案供暖成本,煤鍋爐比地源熱泵低30%左右,而天然氣鍋爐要高40%左右,油鍋爐要高70%左右。
空調成本比較,地源熱泵的空調運行成本要低於單冷空調,低約30%左右。
從淨現值看,收費標準0.28元/kw.h時,各供暖空調方案的淨現值均小於0,隻有煤鍋爐當供暖麵積大於一定值時淨現值才大於0,說明按0.28元/kw.h的收費標準,隻有燃煤鍋爐具有一定經濟效益。如果加大收費標準,如定為0.4元/kw.h,重新計算各方案的淨現值、收益率和投資回收期,可以得到燃煤鍋爐和地源熱泵供暖的淨現值均大於0,內部收益率大於基準收益率8%,以及投資回收期小於10年,此時燃煤鍋爐和地源熱泵供暖經濟上是可行的。相比之下,由於單冷空調經濟性明顯低於地源熱泵空調,所以燃煤鍋爐供暖加單冷空調方案的經濟性要低於地源熱泵供暖空調,說明了地源熱泵一機兩用,既供暖又空調的經濟優勢。
對地源熱泵方案與燃煤、燃油和燃氣鍋爐加單冷空調各方案的綜合經濟性(淨現值均,收益率,投資回收期)進行比較,地源熱泵為最優方案,其次依次是燃煤、天然氣和油鍋爐加單冷空調係統。
以上是“單位熱(冷)量收費標準”的計算結果,對經營者來說,供應的熱(冷)量越多,所收取的費用將越多,並且供暖空調的成本相對越低,因此其經濟效益將越高,這類似於電力的供應,電廠供應的電力越多,效益將越高。因此不同建築物,不同的供熱(冷)量,經營者的經濟效益將不同,不能照搬本文的計算結果。應針對具體的建築物類型、用途,當地的氣象資料,當地的各種能源價格及供暖空調的收費標準來進行可行性研究,以確定何種供暖空調方式為最經濟方案。
對傳統的“單位麵積收費標準”,由於供應的建築物麵積是確定的,向用戶收取的采暖空調費用是固定的,因此對經營者來說,供應的熱(冷)量越少,其效益就越高。這與“計量收費”的效果正相反,但采用“計量收費”是有利於用戶和有利於節能的。
在綠色建築技術增量造價單項參考指標“能量綜合利用”中麻豆AV免费看网站每平方米造價為380~550元;水源熱泵係統每平方米造價為340~480元;蓄冷蓄熱係統每平方米造價為200~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