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2月1日至3日召開的第二期全國淺層地熱能調查及開發利用研修班暨學術交流會獲悉,近年來,我國利用淺層地熱能為建築供暖製冷的工程項目數量及服務麵積迅速增加。北京市地勘局地質勘察技術院繼提供奧運村40萬平方米再生水熱泵冷熱源項目後,近日又拿下上海世博會22萬平方米江水熱泵冷熱源項目,說明我國在這方麵的技術水平和應用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北京市地勘局局長魏連偉向記者表示,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日益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視,近年來相繼出台了一係列支持鼓勵政策和管理法規,各地政府還財政補貼淺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中國地質調查局2007年在北京成立了淺層地熱能研究與推廣中心,掛靠北京市地勘局,大力開展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北京市政府通過發改委等九個局委聯合發文出台了鼓勵政策,以支持這一技術在北京的推廣應用工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淺層地熱能服務麵積超過6000萬平方米,僅北京市就已完成熱泵項目超過500個,1200多萬平方米的建築利用地源熱泵係統供暖製冷,其中既有普通住宅、公共建築,也有工業廠房、賓館商場,顯示了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技術廣闊的發展前景。北京市地勘局抓住機遇,將多年研究的獨特技術和方法手段,從北京推向全國,目前已在全國10多個省(區、市)承攬了淺層地熱能應用項目,北京市地質勘察技術院在繼提供奧運村40萬平方米再生水熱泵冷熱源項目,受到各方好評後,近日又拿下上海世博會22萬平方米江水熱泵冷熱源項目。
來自43個城市的國土資源、地勘及相關單位的180多人參加了本次研修班暨學術交流會。中國地質調查局淺層地熱能研究與推廣中心主任衛萬順說,開展淺層地熱能資源調查、評價和開發利用相關技術研究,是政府部門做好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規劃和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是保證淺層地熱能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關鍵。這次研修交流會采用案例式互動教學方式,結合“北京平原區淺層地熱能地質勘查項目”的科研成果,係統性地介紹淺層地熱能調查及開發利用的相關理論、技術方法及地源熱泵的設計思想。同時,會議以“因地製宜調查及開發利用淺層地熱能”為主題,結合各自城市的地質特點、地熱源類型及實踐經驗進行交流。
這次研修班暨學術交流會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北京市地勘局主辦,中國地質調查局淺層地熱能研究與推廣中心承辦。